课题研讨活动七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4-02 15:55:4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《基于空间“多元化”理论,探索开展幼儿艺术体验场活动的实践研究》

课题组活动记录表

研讨

主题

户外艺术体验活动的核心目标与价值

主持人

王樱菊

时间

 202542

参加人员

钱如  吴静娜  刘梦婷  蒋异妍

过程

记录

一、活动目标与价值

核心观点:

1. 通过自然与艺术的结合,打破传统美术馆边界,提升公众参与感。  

2. 针对不同年龄段(儿童、家庭、艺术爱好者)设计分层体验内容。  

3. 强调艺术疗愈功能,例如通过大地艺术、声音装置缓解城市压力。  

二、活动形式设计

提案与讨论:  

提案1:沉浸式自然艺术工坊

例如:利用落叶、石头等自然材料创作临时装置。  

争议点:如何平衡艺术性与大众可操作性?  

提案2:户外行为艺术互动  

参与者跟随艺术家完成特定主题的即兴表演(如“光影之舞”)。  

需解决:公众参与的心理门槛问题。  

提案3:科技融合艺术体验

AR技术结合实景创作,增强互动性(如扫码触发虚拟艺术展)。  

三、场地选择与安全预案

共识:  

优先选择开放式绿地(如公园、河岸),避开交通密集区。  

需评估场地承载力,设置备用雨天方案(如转移至半户外帐篷区)。  

安全措施:  

设置安全警示标志,划分儿童活动专属区域。  

配备急救包与应急联系人,志愿者需接受基础安全培训。  

四、合作资源整合

潜在合作方:  

本地高校艺术系:提供创作指导与学生志愿者。  

环保组织:联合倡导“无痕艺术”理念(活动后清理材料)。  

商业品牌:通过艺术市集分摊成本,需避免过度商业化。  

备注

 e754129a0049497e9d5c2fe613425680.png